
臺北市立動物園非洲動物區的長頸鹿「小麥」在去年12月底順利產下一隻雌性寶寶「麥芽」,在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之下,麥芽穩定地成長茁壯,目前還沒滿月體重就已經突破100公斤,需要派出4名保育員才有辦法把牠抱上磅秤量體重!

長頸鹿寶寶在去年12月27日出生,依照動物園替新生寶寶命名的傳統,沿用媽媽名字中的「麥」字,替牠取名為「麥芽」,象徵著新生命的初始和茁壯。麥芽一出生後,很快就能夠靠著自己的力量站立,也在媽媽耐心的引導下成功吮乳。

動物園指出,野生哺乳動物產子之後,為了補充體力以及隱藏蹤跡,都會將胎盤給吃掉。小麥生產之前,保育員特別在室內產房鋪上一層厚厚的木屑,降低寶寶墜地時的衝撞力,同時也有止滑和保暖的功能;產後4小時,小麥也順利將胎盤排出,等到麥芽的狀況穩定後,牠就立刻動身享用胎盤,不過這時上面早已沾滿木屑,聰明的小麥竟然知道要先「過水」再進食,讓透過監視器觀看現場情況的非洲區區長驚呼連連。
[廣告-往下還有更多內容可看]

身為人母的小麥自然也是「護女心切」,隨時都在觀察麥芽的動態,確保牠待在自己可以掌握的範圍中,如果一有什麼風吹草動,牠就會立刻擋在寶寶面前,不讓麥芽受到傷害。

在媽媽呵護備至的照顧之下,麥芽也逐漸成長茁壯,如今身高已經從剛出生時的186公分增加至208公分,還沒滿月的牠體重也突破100斤,不過原本幫麥芽量體重只需要出動1名保育員,現在因為體重大增,必須派出4名保育員,以1人抱1腳的方式才有辦法把牠扛到磅秤上,不過麥芽有時候已經可以自己走上磅秤,相信牠一定會健康長大,快快和大家見面的!
更多精彩內容
長頸鹿「小麥」產仔影片曝光 用身體護著寶寶不讓人靠近
合照長頸鹿下秒被KO 衰男哀怨控訴 後方眼神太有戲
長頸鹿低頭吃不到地上的草 突「開合跳」千萬人看傻:長知識
[-廣告-下拉還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