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家欣/綜合報導
臺灣中部當前面臨56年以來的大旱,各地水庫的有效蓄水量都向下降,這很可能是社會進步造成工業用水的影響,以及犧牲農業用水導致超抽地下水問題的狀況也仍然存在。中、苗栗及北彰化地區已採取「供5停2」限水措施。臺中德基水庫有效蓄水率只剩4%創歷史新低,高雄阿公店水庫有效蓄水率17.1%,這兩大水庫,預測再撐15天就會完全消失。經濟部水利署最新數據,臺灣水庫即時水情各地「有效蓄水率」或「蓄水量偏低」的水庫如下:

臺中的德基水庫,目前有效蓄水量745.57萬立方公尺,蓄水率只剩下4%; 高雄的阿公店水庫,有效蓄水量261萬立方公尺,蓄水率也剩下17.1%,兩大水庫都預計15天後用盡。
[廣告-往下還有更多內容可看]
鯉魚潭水庫的有效蓄水量則為804.74萬立方公尺,蓄水率也只有7%,預測使用天數剩餘22天。 永和山水庫的有效蓄水量184.78萬立方公尺,蓄水率也是6.2%,超級低;曾文水庫的有效蓄水量則為5937萬立方公尺,蓄水率11.6%。
基隆新山水庫水源充裕蓄水率為88.4%,有效蓄水量885.80萬立方公尺;供應雙北用水的翡翠水庫蓄水率仍有73.2%,達24567.49萬立方公尺,預測剩餘天數還有60天以上。石門水庫蓄水率則是26.1%,有效蓄水量5153.39萬立方公尺,預測剩餘天數30至60。不論是哪一個水庫、蓄水率的高低,水利署提醒大家要珍惜水資源,一起面對乾旱,要創新環保的方法,平衡自然資源,不要太過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