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群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疫情嚴峻,今(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372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77例,總計549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目前根據專家指示,最能緩解疫情的辦法便是施打疫苗,不過今天指揮中心卻證實1名男子施打AZ疫苗後出現血栓 ,令國人擔憂疫苗安全性。

指揮中心說明,本案為30多歲男性,於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曾出現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於3日後逐漸緩解。自5月19日起,出現微燒、持續頭痛、腹痛等症狀,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血小板低下,D-dimer異常升高等,同步影像學檢視頭部、腹部雖未發現血栓病兆,經臨床研判依「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臨床指引」及時診治,個案目前血小板值恢復中,狀況穩定。本案經專家審查,符合布萊頓合作組織(Brighton Collaboration)病例定義,研判為我國首例TTS個案。
[廣告-往下還有更多內容可看]
指揮中心呼籲,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