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宜潔/綜合報導
隨著疫苗逐漸到位,不少民眾開始針對廠牌做思考,而最新一批莫德納也將於7/1陸續開打,雙北72歲以上長者今(30)日開放預約,不過兒女們也擔心副作用的嚴重性,以及不良反應該如何判別。重症科醫師黃軒28日也在臉書上列出「3情況」,指出若接種完48小時後「局部性反應」及「全身性反應」沒有消失,或是有發生「神經系統」及「血液系統」症狀者,則需要立即就醫。

新冠疫苗接種後,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醫師黃軒列出口訣「一疲二發、三嘔噁、四疼痛」,即為:疲倦、發燒、發冷、嘔吐、噁心、注射部疼痛、肌肉疼痛、關節疼痛、頭痛等,而黃軒也指出,一般民眾在施打完疫苗後,這些產生的類流感症狀都大多會於「48小時內」消失。
[廣告-往下還有更多內容可看]
不過,黃軒也強調,施打完疫苗出現以下「3情況」,則須立即就醫!首先為「局部性反應」,在接種完的6~12小時內,少數人可能在注射部位會有疼痛、紅腫、發燒、倦怠等輕微反應,一般這些會在接種後1~2天恢復,如果48小時之後症狀仍没消失,就得去看醫生。再來「全身性反應」也一樣,如果48小時之後症狀仍沒消失也得就醫。

最後為「神經、血液」系統症狀,神經系統像是: 臂神經叢炎、顏面神經麻痺、熱痙攣、腦脊髓炎、對稱性神經麻痺表現,而血液系統為暫時性血小板低下,臨床表現包括皮膚出現紫斑或出血點、出血時不易止血等,若有以上症狀出現,也記得要立刻去看醫師,以免變成更嚴重病況。
[-廣告-下拉還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