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猛烈死亡潮來臨?陳時中喊「進入疫情高原期」 台大醫揭3關鍵:至少要撐兩周
過去整整一周的單日病例都落在8萬餘人的區間上下浮動,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進入疫情高原期」,但隨著高峰來臨、也代表眾人擔心的死亡浪潮可能將至,對死感染科權威黃立民醫師就提出了自身看法。
過去整整一周的單日病例都落在8萬餘人的區間上下浮動,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進入疫情高原期」,但隨著高峰來臨、也代表眾人擔心的死亡浪潮可能將至,對死感染科權威黃立民醫師就提出了自身看法。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說明相關政策變更調整,其中「0+7以篩代隔」的做法引起熱議,而撇除各大論壇上甚囂塵上的政治、官商考量,先針對此次政策調整可能對疫情造成的影響進行討論分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61,75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1,697例本土個案及57例境外移入(3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29例死亡。
疫情肆虐全球,許多家長為避免孩子染疫,常要求孩子待在家中,不得隨意出門。但馬來西亞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病毒學教授維諾德(Vinod Balasubramaniam)近期指出,長期隔離恐會造成孩子無法藉由接觸外在環境,形成有效免疫力的後果,更容易受病毒、細菌侵襲,引發各種病症。
「焦糖哥哥」陳嘉行在市議員初選失敗後,於昨(11)日臉書發文透露自己確診消息,其中針對網友留言的「積極染疫」說法,他還特別回覆,表達認同之意。但這個說法也造成許多人反彈。對此,網紅陳沂也在臉書發表個人看法。
國內疫情持續緊張,本土確診數雖連2天有所下降、但日增數萬的病例仍是不容輕忽,也無疑對醫療、篩檢量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便列出幾點病兆表示,有幾項症狀應該多加留意。
隨著與病毒共存的口號提出,指揮中心也研擬於今年7月,將新冠肺炎從第5類修正至第4類法定傳染病名單中。有保險業者指出,若此修改成真,則有部分防疫保單中的理賠金將從5萬元跌至5000元,引發各界熱議。
新冠病毒帶來的危害遠超想像!除了已知的腦部損害、肺部功能衰退之外,最新研究發現病毒株可以躲藏在反覆感染、亦或是長期患者的腸道中生存常達7個月的時間。
國內本土確診數屢屢飆升新高,儘管全民皆知正在逐步邁向共存,但存在諸多爭議的政策也引起民怨,如今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觀察指揮中心的數據表示,目前的數字可能藏有黑數,更警告第二波死亡浪潮將至。
國內疫情升溫、本土確診數屢飆新高,孩童染疫的情況也成為隱患,儘管兒童疫苗已經陸續開打,有症狀確診的情況仍不在少數;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也分享一起由新冠確診併發橫紋肌溶解的罕見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