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診「如何加速復原」?營養師揭「3大關鍵飲食」助康復:輕症居家必知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確診人數持續飆高,雖然完整接種完疫苗染疫後轉重症機率大幅降低,但目前仍未清楚染疫復原後還會有什麼後遺症,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營養照護是戰勝病毒及癒後健康關鍵,無論是輕症患者、或擔心後遺症的解隔復原者,都要注意「高熱量、高蛋白、充足水分攝取」3大關鍵飲食幫助康復。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確診人數持續飆高,雖然完整接種完疫苗染疫後轉重症機率大幅降低,但目前仍未清楚染疫復原後還會有什麼後遺症,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營養照護是戰勝病毒及癒後健康關鍵,無論是輕症患者、或擔心後遺症的解隔復原者,都要注意「高熱量、高蛋白、充足水分攝取」3大關鍵飲食幫助康復。
白蘿蔔是家中常見食材,也被譽為「平民人蔘」,白蘿蔔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裡頭還含有葉酸、蘿蔔硫素及吲哚等營養素,還能幫助改善高血壓、保肝、抗癌。而也別小看白蘿蔔葉,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白蘿蔔葉子的價值更高,提醒千萬別用水煮白蘿蔔,以免營養流失。
記者樓冠陞/綜合報導 台灣近期…
記者樓冠陞/綜合報導 現代許多…
最近氣溫變化大,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營養師高敏敏也提醒,不要以為年輕人就不會中風,心血管疾病也並非是老年然的專利,推薦大家6預防中風的健康飲食習慣,在血管真正硬化前,藉由好的飲食「逆轉勝」。
今(15)日是正月十五,也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營養師高敏敏提到,如果將湯圓的熱量與白飯做比較,大約是一碗飯(280大卡)等於4顆甜湯圓,鹹湯圓的話則是5顆、無陷小湯圓有40顆又或者是2顆大湯圓搭配半碗的甜湯。她接著分享了「安心吃、不爆卡」的訣竅,以及4種人必須小心吃湯圓。
現代有不少人都有熬夜的習慣,然而,近日適逢農曆春節,也因此難免會出現親友之間因玩通宵而突然有失眠、胃脹氣或腸胃不適的情形。對此,營養師高敏敏也特別列出6項健康亮紅燈的症狀,並且分別針對各症狀提出解決的方法及建議來供民眾進行參考。
農曆春節將至,家家戶戶都會選在除夕夜圍爐,其中「火鍋」更是不可少的食物,而火鍋該怎麼吃最健康呢?對此營養師高敏敏除了分享出「火鍋料熱量」排名之外,還點出了4招,建議民眾在吃火鍋時可以挑選原型食物為主,減少身體的負擔。
近期氣溫持續下降,而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跨年(31)夜時至元旦清晨,氣溫偏低,各地區的平地最低氣溫約在13至15度,天氣偏冷,戶外活動、應注意保暖,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更提醒,氣溫驟降容易造成血管收縮、恐增加「急性中風」的發作機率,因此她指出中風前5徵兆,更點出1個要領,直言「這樣做可以減少失能與死亡風險」,引發討論。
現代人由於工作繁忙,因此多半是外食族,然而,有時一忙起來飲食便不正常,致使自己不知將什麼食物吃下肚後而小腹微凸、肚子鼓起。對此,營養師高敏敏便在臉書向容易脹氣的朋友分享,改善脹氣的招數,同時也列出了「6大產氣食物」,呼籲易脹氣的朋友應多避免。